卫龙与众不同的营销战 | 五藏者来源:原创 还记得小时候在家里问父母要零花钱的样子吗? 还记得拿着零钱得意洋洋的在小卖店购买辣条的样子吗? 还记得坐在校门口边与小伙伴分享辣条被辣得倒吸气的样子吗?
辣条是90代儿时的回忆,也是现时代生活中解馋的零食。 而“卫龙”作为辣条界遥遥领先的第一名,是如何做大做强,变为年销量20亿的呢?让我们一步一步来了解。
首先,“卫龙”怎么来的? 【产品由来】
早在2000年以前,辣条这个词就已经出现在平江了,当时的辣条在生产模式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,但在整体口感和包装样式上都没有达成统一。 卫龙的创始人刘卫平在此抓住商机,对于辣条口味进行自主研发,采用了甜辣结合的口感取向,降低产品接受门槛,为迎合更多消费群体的口味,拓展品牌市场。 产品决定好了,其次就是品牌名称了~ 【名称由来】
刘卫平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名来打出自己的辣条。 经过一番思考,作为资深成龙影迷的他选择从自己的名字和“成龙”中各取一字,组成了“卫龙”这个品牌,于2003年正式更名。而卫龙也正式搬入了漯河的民营工业园,致力打造以卫龙辣条为核心的休闲食品。
看完卫龙由来,再来说说它与众不同的营销策略。 【舆论效应】 平江因辣条而经济提升,因此,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的问题,可在之后几年时间里,平江被中央电视台、央视315晚会等多个媒体爆出食品卫生不合格,使用违禁添加剂等问题,一时间平江辣条被贴上了“三无食品”的标签。
可卫龙集团在这之前搬入了漯河的民营工业园,2014年时斥巨资对工厂生产线进行改造,实现了生产全自动化,从客户的角度审视产品,做到严格检查产品质量、对产品细节精益求精,让产品线整过程都呈现在消费者视野中,让健康安全直入消费者内心。
这一事件让卫龙在零食界名声大起,借助舆论提升自身销量和知名度。
而近期的卫龙包装设计引起热议,谁也说不准这是不是借势营销~ 为贴近潮流迎合消费者,卫龙选择在包装设计上搞噱头、博眼球,这一行为引起人们激烈吐槽和批判。
卫龙回应: 近日,有网友就公司产品的包装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,产品包装的版面文案内容引起部分网友的争议,在此我们深表歉意,公司非常重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意见,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,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。
部分群众认为,这样的包装设计出现在孩子的成长期里,卫龙作为企业,不仅没有起到正能量的拓展作用,还误导孩子的心灵发展。
但不得不说,卫龙的目的达到了,讨论度和争议声越大,越说明这款产品包装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,这次事件引起的只有消费者的议论,但对于产品本身却没有任何影响,所以,说卫龙借势再次营销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的。
你还知道哪些品牌借助舆论效应攻占市场的吗?思考一下。
五藏者品牌设计
文章分类:
资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