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买套没“社死”,买口香糖尴尬了| 五藏者作者:五藏者来源:原创 说起买口香糖,一位网友想起自己曾经的经历。 念初中时,有次在超市的收银货架上拿了一盒口香糖,结账的时候听到了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忘不掉的话。 收银员:这个要等你长大了才能用到哦。 接过“口香糖”仔细一看,脸瞬间红成了猴子屁股,避孕套! ![]() ▲▲▲ 按理说,食品和床上用品这两类商品摆放在一起,在品类分类上并不融合,尤其是在人的感官印象上也会很冲突。 那么,它俩为什么会被摆放在一起? ![]() ▲▲▲ 想要清楚知道为什么,我们首先要了解关联营销和冲动消费的概念。 我们先试想一下口香糖、安全套两者间之间有没有关联点? 有的,从使用场景出发。 经调查发现,大部分顾客在购买安全套的时候,都会顺便拿上一款口香糖一起结账,因为他们在使用安全套之前,会考虑到自己口腔是否有异味,以此保障“性”福生活的质量。 这种连带现象也不单在超市出现,像是在名创优品、KKV等新零售店,如果仔细观察,你就发现在洗护系列类的旁边,往往都会放置U型枕头。 ![]() 此类洗护用品的货架上一般摆放的大多是产品小样,或是组合形式的旅行套装。 ![]() 需要购买小样的顾客,一般情况下是需要短时间出远门,当他们购买洗护用品看到U型枕的时候,就会联想长时间坐车的疲劳,从而考虑购买一个U型枕保障自己行程的舒适度。 这些购买行为,其实只是引发了用户在某场景状态下的诉求,说到底,其实所谓需求,本质就来源于使用场景。 ▲▲▲ 著名产品人梁宁老师说,“场”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,“景”是情景和互动。当用户在某个时间停留在某个空间时,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。 这里的情绪触发,也包括使人产生冲动消费的情绪。 亚马逊经过对商品的分析,发现孩子的尿不湿销量同啤酒的销量存在关联,于是将它们摆放在一起。 ![]() 一般女性在家负责照顾孩子,当没有尿不湿的时候,男人一般会去购买,这时候将啤酒放在一起,就会产生冲动消费。 所以关联营销大都为引发顾客冲动消费。 ▲▲▲ 现在,随着零售业的发展、人均消费的升级,“逛超市”的随意性增加,目的性消费逐渐弱化。 冲动消费与商品的大小、消费的目的性或随意性等都有关系。消费的目的性越强,受位置影响越小,冲动性或随意性越大,受位置影响越大。 你会发现,很多超市在主干道区域或收银台处都会有打折、买赠,或是不定时出现大促销、大减价等优惠活动,利用“买到就是赚到”的暗示来刺激消费者思维,引发冲动消费。 ![]() 在冲动消费中,关联商品的价值一般不高,高价值的商品会使消费者权衡利弊,从而放弃购买。 ![]() 像口香糖、安全套此类快消品,潜在客户庞大、价值不算高,而收银台是出超市的必经之路,任何顾客都能第一眼看到,很容易达成购买,销量联动自然也就提升了超市营业额。 现在知道为什么口香糖会和安全套摆放在一起了吧。 五藏者品牌在线问答:看到这里,你找到为什么每次去逛超市,总会不自觉地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原因了吗? 文章所用图片和设计作品归原创作者所有, 本文所述仅为本平台观点,如有冒犯,请联系删除。 转发,点赞,评论,安排一下?
文章分类:
品牌
|